潤餅節活動進程
春日潤餅蔓延
滿腹春味台北城
潤餅春味
春  茶事
春食基因
潤餅的城鄉經驗
基隆午夜的潤餅阿伯
三代潤餅
泉州潤餅宴
廈門潤餅匯
台南潤餅盤
台北潤餅席
 


幼童時期居處南投縣的小山城「竹山」,物質缺乏,生活拮据。但是家母善烹調,偶有一些自製的美食點心,麻油紫山藥餅、炸紅豆饅頭、花生香菜捲等等,總是令人吮指再三,印象深刻。近年,多次跟家母曾聊起三、四十年前,種種讓我們兄弟津津然的小點心,談談那些家母巧手神奇製作的美食,真是快樂回憶。

關於「潤餅」也是我們母子的話題之一,曾經問起她自己幼年的潤餅經驗,回答前,我浪漫幻想著「它」可能是外婆代代相傳的「家食」,每逢清明時節敬祀祖先的祭饌,或是,偶而一個午後,早年家裡的大手和小手捲著眾多的各種配料,最後鋪著花生糖粉。「潤餅」是如何一代一代傳遞親情和樂融融的光景,大夥一起吃著自己可以動手捲合的小食,像林語堂筆下他們家的「兒輩輒歡呼不已」一樣。

結果,她的答案竟是小時候從沒吃過,理由是日據期間生活艱困,三餐都有問題了,這種窮困人家的「奢侈品」潤餅,當然遑論子丑寅卯了。我追問,她怎麼會這項小食料理?驕傲的答案竟是,在菜市仔看人家包,她就學會了,瀝過水的高麗菜、炒過的豆干、煎過的蛋薄片和滷過的小肉片,最後一湯匙的花生糖粉,全部包入一張春捲皮,陽春的細細一長條,就是一個美好的下午。

過了三十多年後,旅居在台南,也在許多傳統市場旁,嚐到了幼年時美好的潤餅滋味。只不過它已經從孩提時期的一張春捲皮擴張為三張,從細細瘦瘦的一小條,變成了府城人那種大氣,不怕你吃的豪華版潤餅。三張春捲皮,兩張圓的一張方形,錯開平鋪,一把一把放置堆放著,大量的去汁的高麗菜、豆干條、細蛋皮、蝦仁、五花肉、蒜苗、香菜,花生粉則自家炒過再碾成細粒,摻加些白糖粉,還要事先加熱翻炒過,讓糖香更明顯。最特別是,加入幾顆煮軟的皇帝豆,口感鬆軟微微豆香,一口咬下,跟其他配料一起咀嚼,你會發現,府城人真聰明,「皇帝豆」真是了不起的美味平衡添加料。

碩大的潤餅,先將鋪在上層的兩張春捲皮左右提起,覆蓋著食材配料,當是整個潤餅捲起來之際,長柱形兩端的封口,慢慢地,再從第三張最下層的外緣把整個潤餅捲起來,這時最下層的第三張春捲皮反而捲在最外面,形成了內層封閉,外層開放超大尺寸潤餅。還真的是這個號稱「小吃首都」的府城,有這種大氣!最後,在把潤餅放置在高溫的平底鍋,快速觸煎,把春捲皮熱封煎酥,翻面,同時把上下乾煎得酥黃脆香,即成。

常笑著跟來台南一遊的朋友介紹小吃經驗,說,「台南什麼都好吃」,關於潤餅的確如此。今年三月中旬家母會來府城小住幾天,一定要她老人家試試「乾煎式」豪華版的潤餅,有沒有多了些「蔘仔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