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過幾十個國家,去過上百個國際性大城市的我,在衡量一個城市是否有成熟的生活文化與消費美學時,絕不會只憑藉這個城市的大街商店、購物中心、百貨公司等等;這些大型的商業設施是可以讓財團操縱造鎮、造街的;但往往在很短時間製造出來的消費文化,通常也最沒有生活韻味。

二十多年前我開始在世界各地旅行,就一直很著迷於不同城市裡迷人的巷弄,像巴黎左岸的聖日耳曼區,最美好的事物絕不在聖日耳曼大街上,而在大街附近如迷宮般曲折彎延的小巷小弄,賣手工油坊的、賣舊明信片的、賣古老銀器的、賣四百種乳酪的……這些富有獨特風情的,絕非連鎖店的小巷小弄,像紐約的蘇荷區、馬德里的聖安娜區、東京的上北澤區、倫敦的諾丁山丘區等等,讓這些城市呈現出豐富的人文肌理。

只有夠成熟、夠文明的城市,才能誕生出小巷小弄的生活美學。這些小巷小弄往往有幾個共通的特點;在小巷小弄生活的人主要是當地人,旅人或匆匆一遊的觀光客可以進入其中分享當地的生活,但當地的特質絕不因來訪者改變,因此,這些小巷小弄絕不會變成觀光展示。像上海新天地附近的小巷小弄就不符合此點,巷弄美學是由當地人創作及享受的,不是讓出空間專門為消費者、觀光者設計的。

小巷小弄中不會只有商業設施,也有各種常民的生活,譬如某個富趣味的咖啡店、花店、豆腐店、銀飾店就在一排有著小花園的公寓的轉角,民居和店家比鄰而居,街道上還有小公園、小郵局、籃球場、溜冰的公園、學校等等,就像蘇荷、諾丁山區、聖日耳曼等等巷弄生活圈,都從來不會因消費讓常民生活的節奏消失。

小巷小弄的店家,都有一種獨特的經營模式,就是用「賺生活而不是賺錢」的態度在工作,即使後來也賺到了錢,卻只是附帶的報酬,最大的報酬一定來自賺到美好生活。因此小巷小弄的店主,一定都有文化特質,都在為自己喜歡的事而工作。也因此,這些店主都是可以交談的對象。

來小巷小弄的人,不管是當地住戶或外來者,都會有回到某種社區的感覺,會覺得有歸屬感,在這些巷弄的店家中遇到其他的顧客,會很自然地覺得是遇到朋友,因此陌生的人們在此很容易互相交談,來這裡不管消不消費,都會覺得是在過生活,而非shopping。

台北有不同的巷弄風情,像發展較久的老城區,如有上百年歷史的大稻埕區、艋舺區的巷弄中,有充滿庶民趣味的青草巷、打鐵巷、香料巷、花布巷等等,但這些古老的小巷小弄是昔日的台北,帶著時光凋零的記憶。

在我心目中,台北在過去十年間,才慢慢變成韻味十足的成熟女人,因為台北開始有了自己獨特的巷弄之美,像我居住的南村一帶,慢慢地成為台北最富人文情趣的生活區域。

南村在台灣光復前,本來是日本高級文官的住宅區, 之後也成為台北人城中最富文教味的生活圈。有師範大學,還鄰近台灣大學,許多學生教授都在這一帶生活,還有許許多多開了幾十年的老字號商店,還有被喻為台北之肺的大安森林公園,使得南村一向很吸引人。

不過,南村吸引的是一些對生活比較有想法的住戶及店家,這裡的房子並不便宜,但比一些後來才開發的新區(如敦南區、信義計劃區)要便宜些,因為這裡的住家早期是平房,現在大多是四層公寓,大廈很少,當然也不會有大百貨公司、購物中心、大超市、大販賣商場之類的店了。

選擇住在南村的人,都是比較懂得欣賞慢調生活美學的人,喜歡店小一點、商品有個性點、店主不像做生意的、街上車少一點,巷弄裡可以看到的事物多一點(例如說看看別家陽台上茂盛的扶桑花、圍牆上躡足的白貓、咖啡店前結滿了咖啡果的咖啡樹……)。

我是一個有很大旅行癮的人,但在台北時,只有南村這一帶,讓我能兼具「在本土」與「在旅行狀態中」的雙重生活的美好,讓我對這個生活圈有家的美好感覺又有永不會厭倦的旅者的快樂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