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 巴黎回味 / 聯合報
 
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市民食物,都會成為旅外時最容易想起的鄉愁食物,今年夏天將在南歐度過兩個月,臨行前在台北吃了牛肉麵、排骨酸菜麵、焢肉飯、水餃、鍋貼等等,預先補充了思鄉之食。



法國國慶日前抵達巴黎,遇到了涼夏,早晚氣溫只有十幾度,不像該有的燦爛明亮的夏日,我私心竊喜能賺得幾日寒涼,回味一些我所思念的巴黎市民食物,例如洋蔥湯、乳酪鍋、酸白菜燻肉香腸、白豆油封鴨等等,這些食物都不適合天氣太熱時享用。國慶煙火放後,氣溫逐日升高,這幾天都在咖啡館吃輕食,巴黎沒有台北常見的各式小食店,賣簡單的麵飯餃粥等,市民想坐下來吃一頓不太貴的簡餐,最常去之處就是咖啡館。咖啡館提供的簡餐大同小異,差別在於豪華咖啡館,同樣的菜名如尼斯沙拉、奧萬尼沙拉會做得精緻時尚,價格也會高出1/3。
我雖然常來巴黎,但也只能把身分從觀光客變成遊客,偶爾假冒是暫時的住民,尤其在租下短期公寓時,在這些不同的身份間轉換時,我的巴黎味覺體驗也隨之變化。



當觀光客時,會興沖沖地吃米其林星級餐廳、吃蘿朵兒或皮爾黑美的馬卡龍、喝安潔莉娜的熱巧克力配栗子蛋糕、去花神或兩個蒙古人喝咖啡等。但不想老是跟滿座的觀光客分享巴黎時,就必須去一些不那麼熱門的遊客場所,像這幾年左岸聖傑曼德佩大熱潮,2、30年前還有些清幽的村落感。如今我換住到蒙巴那斯墓園旁,也是昔日著名的遊客聖地,海明威畢卡索馬蒂斯達利都在這一帶活動;西蒙波娃居住的公寓樓下的咖啡館La Rontonde或附近的Select,早晨可享有寂靜的時光,價格至少比花神的觀光客價便宜1/3以上。
離波娃和沙特合葬的蒙巴那斯墓園不遠有家Liberte咖啡館,仍有勞工階級味,法國哲學家沙特晚年常去,人們問他為什麼不再去花神,他說花神變得太布爾喬亞了,的確,看過花神老照片,就知道以前的花神是左派中下階級的咖啡館。



如今我常常懷念的巴黎味,大都是巴黎市民常吃、而我也吃了近30年的傳統食物,每回重返巴黎,都會進行一陣子的回味儀式,在Brasserie吃韃靼生牛肉配法式炸薯條,和吉拉多貝倫不列塔尼諾曼地等地的生蠔,或在咖啡館,吃法國地產的煎牛扒配薯條、羊乳酪沙拉、多種生火腿拼盤等。要吃得更像市民,會去小農市集或熟食舖買熟食。



有些法式家常菜,連咖啡館都不賣,例如胡蘿蔔沙拉、蕪菁沙拉等,雖說都不難烹調,但難在蔬菜要地產地食啊,在台北可以買鵝肝醬,上哪買有法國土地滋味的胡蘿蔔?